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术设计重复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美术设计重复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涂鸦期(2—4岁)是基于肌肉运动的最早的图画,随后成为心理活动的表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要经历一个从乱线涂鸦、有控制涂鸦到命名涂鸦的过程。乱线涂鸦是一种无控制的涂抹,各种各样的涂鸦包括无序乱涂、纵向乱涂和画圈;儿童在涂抹的过程中获得动觉经验;有控制的涂鸦表现为重复性画线或涂抹;命名涂鸦则是将涂鸦所获的图形与某个事物联系起来,并用该事物的名称来给自己的涂鸦之作命名。
2、前图式期(4—7岁)。此阶段,儿童观察事物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并开始对事物进行象征性描绘,例如用圆圈代表人的头。儿童所画的图形没有表现出远近、立体感,而且将自己看不到却知道的东西也画出来。
3、图式期(7-9岁)。儿童在这一阶段的绘画表现为用几何线条的图式来表现视觉对象,图画的内容受个人经验和兴趣的影响。儿童所画图画有以下特点:突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部位;符号和图式的运用经常发生变动;表现出空间感。
4、写实萌芽阶段(9—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绘画开始脱离图式,转向对事物进行写实。图画中具有一定的空间感,表现出一定的透视关系,出现重叠形式,开始运用色彩来进行表现。
5、拟写实阶段(11、12-14、15岁)。这一阶段儿童的绘画从自发的活动过渡到理性的活动。儿童在绘画时,力图逼真地表现事物,但并不十分逼真和完整。图画中出现明暗透视,且能根据远近和心境来运用色彩。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审视成人或者艺术家的美术作品,并且临摹一些艺术晶,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中,已经包括对艺术风格的感受。
6、青少年艺术阶段(15—17岁)。这一阶段儿童对艺术审美的敏感性和批判性都有所增强,多数学生丧失了对美术的兴趣,少数人能摆脱这一困境,向艺术性绘画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术设计重复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术设计重复性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ok98.com/yangshengrenqun/nxys/13034.html
相关热词:
时间:2024-08-09
时间:2024-08-31
时间:2024-05-27
时间:2024-11-27
时间:2024-10-17
时间:2024-03-18
时间:2024-05-22
时间:2024-12-20
时间:2024-12-20
时间:2024-11-04
时间:2024-07-01
时间:2024-04-23
时间:2024-10-21
时间:2024-07-25
时间:2024-11-28
时间: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