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话剧文学评论文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高中话剧文学评论文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首先,《蒋公的面子》的剧本特别好,讲的是1943年国立中央大学校长蒋介石与“公知”、“五毛”、“酱油党的”三位教授的一场因为美食和面子的“扭捏”。光看剧本就觉得真是好啊,和《哥本哈根》、《枕头人》一样,好到不需要明星或者名角来演就会非常吸引人(现在只靠明星和名角的戏真是太多了)。
2013年6月,《人民文学》刊载《蒋公的面子》剧本。
2013年9月,编剧温方伊获“人民文学之星”奖。
2013年12月,《蒋公的面子》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化奖年度戏剧大奖。
2、而且《蒋公》和《驴得水》、《北京法源寺》、《大先生》一样,都是国内少有的文化事件,受到了戏剧观众、知识界和文化界的热捧。并且《蒋公》的巡演范围大,持续时间更长,我觉得社会影响力更大。虽然有人说《蒋公》是温方伊在大三时候写的,不过曹禺写《雷雨》也才24岁嘛。
3、好的喜剧比好的悲剧难写,《蒋公》不仅现场把大家逗乐的不行,比如那句“我宁愿失恋,也不要三缺一”,而且看完后也回味无穷,我个人觉得这种喜剧要比开心麻花、《戏台》更高级。正如爱丁堡戏剧邀请展策展人水晶所说:
《蒋公的面子》堪称是一部真正有养分、有氧气的喜剧,它所引发的每一次笑声,都不是由挠痒痒式的简单搞笑或低俗包袱所带来的。它的笑,是思考后的笑,是会心的笑,也是一种观众心灵与舞台角色真正相互理解后的笑。这种笑,比悲剧还要有力。
"如果你知道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你就知道《蒋公的面子》在当代中国戏剧中的少有高度;但如果你知道世界戏剧的状况,你就知道《蒋公的面子》到底还是三年级本科生的习作。"这句话是导演吕效平自己说的。我觉这个评价就很到位,温方伊的未来会更好的。
《蒋公的面子》是南大戏文温方伊原创剧本(稀缺),导演吕效平。作品以南京大学校史为题材(1943年,蒋任中大校长,请中文系三个教授吃饭,胡小石与陈中凡,还有一个不知道是谁),撰写一部喜剧。
《蒋公的面子》情节颇为耐人寻味:1943年,陪都重庆,抗战时期。蒋介石亲任国立中央大学(1950年改名南京大学)校长,邀请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夏小山、时任道、卞从周)吃年夜饭。三位教授很纠结,他们中有的尽管痛恨蒋之独裁,但有求于蒋;有的不问国事,但爱好美食,听闻席上有好菜遍难抑激动;有的愿意赴宴,但放不下架子,要拉另外两人下水……去与不去都很为难,要不要给蒋公这个面子呢?1967年,旧都南京,“文革”时期。彼时的三位教授为此事遭受审查,他们对是否受到蒋介石邀请和是否赴过蒋介石的宴席各有不同的回忆。
看前了解一些那个时候的文化政治背景,会更能理解剧中的梗哦。
剧本情节紧凑又富有波折,包袱密集而且自然,人物性格鲜明而且有趣,对于学生时期的我们来说这就是膜拜之作,戏文老师天天拿这当好孩子的例子。
布景,舞美极其精简,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三条窄窄的投影,在几幕间做简单的背景切换。
叙述结构根据各个人物的回忆来安排,也有点像时空穿梭,先从文革中牛棚中入场(错的就是错的),换场间隙幕布上的几句诗还是蛮有意思,有点类似如梦之梦的结构。
剧本表现在主流剧情之外的闲笔、对话的机智与思辨性上,三位教授的对话真是“哲学与菜谱齐飞,古籍与麻将共舞”哈哈。
三个教授各有优缺点,没有脸谱化。人物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挣扎抉择,才是剧本最富思想性的地方。
蒋公的面子,文人的面子。现在的社会依然奋拥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围。
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完
这部话剧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塑造三个性格特征鲜明,而又各有弱点的知识分子形象,话剧《蒋公的面子》不依靠浮于表面的表演,台词值得细细思考也不乏幽默,很好得描述知识分子在战争年代清晰的样子。文革部分有一点带过的意思,中间插叙倒叙的很多,题材很有新意,从去不去吃饭这件事,延伸到每个人的背景和特点。
这部话剧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塑造三个性格特征鲜明,而又各有弱点的知识分子形象:时任道思想进步,洁身自好,追求民主自由和学术独立,在立场上摆出一副绝不与独裁者同流合污的姿态,然而他的弱点恰恰来自自己的文人属性,那就是爱书如命,当远在桂林的爱书即将付诸一空之时,他每天辗转反侧,寝食难安。
最终,在爱书和所谓操守面前,他选择了爱书。这样一个人物让我想起了光绪年间的名相翁同龢,两袖清风却异常好名,最终被政敌轻易陷害,罢官归乡。
话剧《蒋公的面子》不依靠浮于表面的表演,台词值得细细思考也不乏幽默。每个人的人设非常清晰,社会地位、流派甚至所执着的事情。很好得描述知识分子在战争年代清晰的样子。文革部分有一点带过的意思,中间插叙倒叙的很多。题材很有新意,从去不去吃饭这件事,延伸到每个人的背景和特点。
拓展回答:
蒋公的面子的剧情简介:1943年蒋介石初任中央大学校长,邀请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共进年夜饭,这使教授们非常为难,他们争吵了一个下午:给不给蒋公这个面子呢?文革中,他们必须交代是否接受蒋宴请了。诚惶诚恐地回忆往事,真相难觅。1943年,蒋任中大校长,请我校中文系三个教授吃饭,确有其事,一个胡小石,一个陈钟凡,还有一个不知道是谁。
关于高中话剧文学评论文章和话剧评论范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高中话剧文学评论文章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话剧评论范文、高中话剧文学评论文章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ok98.com/yinshiyangsheng/hj/5460.html
相关热词:
时间:2024-06-05
时间:2024-07-03
时间:2024-04-08
时间:2024-03-16
时间:2024-05-21
时间:2024-07-05
时间:2024-03-21
时间:2024-05-08
时间:2024-06-20
时间:2024-06-30
时间:2024-07-21
时间:2024-07-22
时间:2024-04-24
时间:2024-05-24
时间:2024-06-21
时间:2024-07-08